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bet36365体育在线live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15 分享至:

 

    今年以来,市住建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目标,积极落实市大部制机构改革部署,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扎实有效落实和推进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下达的工作任务,全力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宜居城乡作贡献。

 

上半年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贯彻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屋登记管理

    (一)明确责任,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任务。2011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任务非常繁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半年分别召开了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和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一是开展调研,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印发了《佛山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佛山市2011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方案》,《关于落实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分解健全工作约谈问责机制的意见》,指导和督促各区落实住房保障工作。上半年,全市21407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开工5630套,占总任务的26.30%,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各项工作基本能按计划推进。二是通过2010年度目标任务考核。3月份,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联合考核组第三小组代表省政府对我市2010年度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考核小组认为我市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二)规范房屋登记管理和房屋征收管理。一是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项目组基本完成了对各区现有数据库结构的分析、研究。二是规范权证业务用章、房地产权属证书、证明的填写和制作全市统一的房屋管理文书表格。三是配合新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拟《佛山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并加强对《条例》颁布前已发证拆迁项目的监督管理。四是积极做好省开展征地拆迁制度规定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小组对我市征地拆迁工作的督查。五是对《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村改革“两确权”、“旧村居改造”、“宅基地换房”项目房产证办理细则》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确保市委市政府“加快统筹城乡建设”、“三着力一推进”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建筑市场管理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定实施限购政策。我市是省内第一个公布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城市,也是国内第一个出台住房限购政策的地级市,320日,林木声副省长视察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调控工作时给予了肯定。一是深入调研,出台“限购令”。1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我局迅速反应,形成了《2010年佛山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上报市政府。李贻伟市长高度重视,部署我局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318日,经市政府同意,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促进佛山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二是加强宣传和指引。由于限购政策实施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我局当晚同步出台了《落实<关于贯彻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促进佛山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有关事宜的通知》作为实施指引,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措施进行介绍和解释。三是开展督查,确保限购政策实施到位。4月份,对全市的在售商品房项目进行了一次检查,限购政策基本落实到位。四是房地产行业诚信管理系统推进顺利。目前,我市共有48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37家物业服务企业、32家房地产经纪企业、29家房地产价格评估企业进入系统管理。

    (二)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排查工作。加强对新建工程的基建程序进行滚动排查,配合省“治工办”对我市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的抽查。二是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管理、拆迁、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等信息,目前已公开的信息约10万条。三是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许可的审查。截至66日,市直管新报建工程项目13个,涉及工程造价约33.17亿元。四是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截至66日,共办理招投标文件备案119项次。另外,根据市有关通知,我局顺利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备案管理等职能移交市发改局招标办。五是强化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开展建筑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对全市房地产市场中介组织进行全面摸底,造册登记。

    三、全力完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宜居城乡工作任务

    (一)全力以赴完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保障工作。一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局召开“创文”动员大会,成立“创文”办公室统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测评指标任务。二是加大执法力度。至6月底,全市共查处市容环卫、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管理、生活环境噪声等污染、无照商贩占道经营、室内违建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案件210413宗,其中劝导教育和纠正各类违法行为206241宗,罚款15713162.72元。三是加强执法督查。成立巡查督查组,每周安排三天时间,分三个巡查督查组对五区城管“创文”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强化督查督办和通报。四是提升公共设施管理。狠抓公厕测评“负分”问题,督促各区进行维修、翻新和改造;积极推进“创文”无障碍设施建设,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方案》;推进自行车道建设工作,确保了完工时间。五是加强园林绿化、市政环卫、燃气、物业等行业管理,规范“窗口”服务,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

    (二)拓展思路推进创建宜居城乡工作。一是开展2010年佛山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复审工作。经申报复审,4月份,公布市第二批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名单以及第一批宜居社区名单,共有6个村庄、59个社区上榜。二是组织申报2011年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已向市政府推荐申报3个单位的项目。三是拟订创宜考核方案。5月份,起草了《佛山市2010年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报市政府。四是积极参与创建名镇名村工作。代拟了《佛山市名镇名村建设初步工作方案》(已转交市农业局),同时建议将名镇名村示范点列为创宜示范点。

    四、着力推进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

    (一)推进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一是督促加快广佛地铁佛山段尚未开通出入口的建设。组织禅城、南海区相关责任部门以及市广佛地铁征拆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广佛轨道公司、广州市地铁总公司等单位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今年内开通10个出入口、20126月底前累计完成17个出入口的开通任务。二是协调广佛地铁附属工程的建设完善,对地铁佛山段11个站点现场和入口建设情况进行检查。

    (二)协调推进贵广(南广)铁路征拆工作。上半年,冼瑞伦常务副市长、叶明权副市长等领导分别赴南海、三水区对贵广(南广)铁路征地拆迁进行调研,市轨道办也组织相关部分召开协调会近20多次,确保项目顺利建设,按时通车。截至5月底,贵广(南广)铁路佛山南海段征地完成40.64%,拆迁完成8.12%;三水段征地完成65.77%,拆迁完成69.87%。

    (三)抓紧推进佛肇城际轨道交通征拆工作。截至5月底,南海段完成交地约226亩,完成计划的54.43%,完成拆迁8832平方米,完成计划的15.99%;三水段全线征地协议均已签订,完成交地约459亩,完成计划的90.07%,完成拆迁约82990平方米,完成计划的75.45%,确保南海、三水区按照省政府工作要求7月底前完成征拆工作的目标。

    (四)协调解决途经我市境内的武广铁路和广珠铁路遗留问题。一是市专项办组织市国土局、省铁投集团和武广铁路广州指挥部,以及南海区和相关镇(街)召开协调会议,就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途经我市的部分区域的建设和征拆遗留问题进行研究和部署。二是广珠铁路佛山南海段大涡村拆迁等征拆重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

    (五)加快推进佛山西站、东平新城站等重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工程建设。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已组织开展佛山西站设计方案征集活动,并在我市进行现场踏勘和召开项目介绍会。226日,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交通预可研审查会在北京召开,审查会要求设计单位根据各市的意见和建议,重新调整线路走向,尽快完善预可研报告。

    五、继续推进全市绿道网建设

    (一)完善省立绿道各项配套设施。截至6月底,全市省立绿道今年已完成投资1252万元,全线贯通414公里,比上年新增了35公里,新增绿化里程84公里,建设驿站11个,新增安全设施17处、环卫设施261处、停车场12个、自行车租赁点14个。省立绿道控制区划定工作已完成;《佛山市绿道控制区管理规定》已完成编制,正上报市政府;五区陆续制定和实施绿道管理运营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启动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按照《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12)》,2011年五区和东平新城城市绿道主框架任务里程为300.8公里并要求10月底前全面贯通;包括东平新城、南庄生态休闲区、千灯湖顺峰山西江新城、云东海等社区绿道示范区要求重点打造。目前,五区已陆续开展城市绿道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上半年,全市城市绿道落实资金2.95亿元,完成投资7800万元,全市已建成城市绿道慢行道250公里,绿化里程298公里,其中属于整编调整后的主干城市绿道慢行道104公里,绿化里程96公里。同时启动东平新城、大南山和西江新城等社区绿道建设。

    (三)筹备重庆园博会参展项目。按照市政府批示,今年我市将参加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参展规模为2000平方米左右。目前,招标、现场踏勘、选定展位、工程立项、设计和预算编制等各项前期工作已陆续开展。

    六、强化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和专项检查

    (一)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方面。一是与全市各区及市直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根据省下达的指标,分别与各区及市安监站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对各区及市安监站2010年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经考核,禅城、三水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考核等级为A类,南海、高明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考核等级为B类。三是组织召开了2011年上半年全市建筑施工防范重特大事故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工作会议,分析了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部署2011年工作。四是开展安全大检查。春节前后检查了16个在建工程;第一季度和“两会”期间开展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了8项在建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企业平均得分为73.9分,监理企业平均得分为76.4分。第一季度全市(顺德区除外)共实施动态扣分168条。五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宣传,全市在建工地的施工安全开展了“拉网式”检查。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一是编制《佛山市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召开全市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建设启动会议,抓紧对系统的调试。二是组织开展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工程实体结构质量及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落实情况。三是加强对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会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5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及3个在建工程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检。四是开展了推广散装水泥月系列活动。5月份,组织了《广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应用规定》宣贯会,表彰了“十一五”期间推广散装水泥先进单位和个人。

    七、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和推广建筑节能

    (一)加大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一是组织召开2011年全市勘察设计、建筑节能和无障碍建设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建筑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二是完善勘察设计企业违反强制性条文网上公示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违规违强问题网上公示管理工作的通知》,推行量化指标管理。三是开展2010年度施工图审查机构诚信综合考评工作,4家审图机构诚信考评结果为优良。四是研究建立全市勘察文件前置审查制度。相关规范性文件已征求区及有关单位意见,并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勘察设计单位讨论完善。五是认真做好大中型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超限抗震审查工作。完成东平新城保利商务中心(1号地块)办公楼及酒店、佛山市东平广场等项目大中型初步设计审查7项;办理了南海发展大厦、佛山市东平广场等共7个项目的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以及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复的工作。

    (二)推广和鼓励建筑节能。一是开展2010年度建筑节能工作考核和组织开展2011年度上半年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禅城、南海、高明、三水区和东平新城随机抽查建设项目20项,现场发出3份项目整改通知书。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禅城、南海、高明、三水区和东平新城实行建筑节能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进行备案登记。三是建立建筑节能资金补助。经市政府同意,草拟了《佛山市民用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待批),鼓励建筑节能。四是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创建工作,继续打造一批市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五是开展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目前已完成300多栋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等的能耗统计工作。六是6月份组织召开太阳能应用技术培训。

    八、规范全市市政环卫管理工作

    (一)切实做好城市桥梁和城市照明管理。一是加强全市553座城市桥梁规范管理。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了《佛山市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中长期规划纲要》。二是落实“一桥一档”登记管理。上半年,我局对全市桥梁情况进行了统一摸查,经统计,全市共有城市桥梁553座,基本落实城市桥梁的单位责任人、联络人及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人。三是起草《佛山市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工作责任书》,并已发到各区征求意见。四是督促属地落实城市照明管理工作。加强指导和督查各区城市照明管理工作,我市主干道路亮灯率达99%

    (二)继续加强高明苗村填埋场的日常监管。一是推进一期一区封场及沼气发电和CDM项目。主持召开了“苗村填埋场一期一区封场方案评审会议”;积极推进开发利用沼气发电和CDM项目。二是组织了佛山高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监管工作2010年度考核评议会,会议认为今年度项目监管工作效果和作用明显。三是开展高明苗村填埋场现场监管采购工作。四是尽快落实苗村填埋场臭气检测项目,确保填埋场周边空气环境质量。五是大力推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改造。根据新颁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督促威立雅公司对渗滤液处理工艺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并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

    (三)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出台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会同多个部门前往长沙、苏州、无锡等地调研,抓紧起草《佛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佛山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佛山市绿化垃圾管理办法》及《佛山市粪便处理管理办法》四个政策性文件。二是牵头制定了《佛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我市生活垃圾分类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步推进、试点先行”的原则。三是组织《佛山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

    九、稳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一是通过开展第三方检测,整改系统,完成初步验收;做好呼叫中心硬件设备安装调试。二是全面完成禅城、南海、高明、三水区和东平新城的数据普查工作。三是协调相关单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并于5月底完成了办公场地配套工程的建设。四是完成市级外包人员的招录和培训工作,协助各区做好队伍建设和保障区级平台顺利运行。五是积极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科技示范工程,目前项目已经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立项。六是通过“智慧佛山”体验展示馆展示我市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成果,获得好评。

    十、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争创市文明单位

    (一)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4月份,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组成的第九考核组考核了原市住建局和原市城管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和班子成员廉洁自律情况,原两个局的综合测评分均超过全市平均分;配合做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制定了局创建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积极参加“无烟单位”的创建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大讨论、“大家访”等活动。四是根据《关于调整佛山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精神,提前介入,做好制定市住建管理局“三定”方案等机构改革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

    (二)继续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认真组织党组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二是组织参与了城管系统中层人员培训、通讯员培训、城市桥梁信息系统培训、执法监察培训班等;做好11项建设类执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三是经局党组研究并报市人事局批准,用推荐考核方法选拔任用了一批干部。四是落实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制定“一户一法”帮扶等各种措施,实现稳步脱贫。五是选派好干部前往援藏、援疆工作;与广州城管局开展干部交流互派活动。

    (三)高效办理各类投诉和审批业务。一是积极落实领导接访日制度和投诉办理。上半年共办理行政复议32宗,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62件,受理信访336宗,12319城管服务热线受理投诉共862宗。二是组织做好佛山市行政审批事项管理系统区级审批信息审查工作。三是做好建筑行业诚信手册的年度考评工作,1-5月共受理各类申办事项3538宗,办结率达到100%四是组织召开系统监管例会;推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等。 

    (四)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一是3月份组织全市30个镇(街)同时举办“告别脏乱差 全靠你我他”“创文”户外宣传活动。二是深入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惠景社区开展“创文”宣传和共建活动。三是制作更换各类“创文”户外宣传牌15块,发放宣传小册子7.1万册和公益宣传购物袋2万个。三是联络《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制作专版2期;联系“广佛一家人”制作组录制“八乱”整治内容的小品在佛山电台播放;积极参与网络问政、民生直通车等节目上线。四是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上半年上传局网站、省信息网、市政府网站各种信息近400余份。

 

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落实和理顺局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根据市住建管理局“三定”方案,在做好局领导分工、科室人员调整和相关职能的移交等工作的基础上,下一步要注意理顺市局与各区局的业务对接。“大部制”实行后,我局与区国土和城建水务局、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要进一步做好沟通工作,加强对区的统筹、指导和监督。另外,要做好办公大楼搬迁工作。

    二、全力推进市“创文”和“创建宜居城乡”工作。一是推进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常态化的各项相关工作。坚持巡查排查,组织专项整治,管控城市“八乱”行为;继续督促各区抓好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和提升。二是开展佛山市2010年创建宜居城乡工作绩效考核;完善佛山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的考核评分规则;组织全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评审工作。三是结合名镇名村建设试点,组织建设一批宜居项目,争取建成为全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建设的示范点。四是加强对已建成无障碍设施监督管理,督促推进2011年度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实施进度;跟踪检查自行车道建设工作。五是继续做好社区建设与管理,加强燃气、物业等行业管理,提升“窗口”服务。六是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和质量,认真做好行政审批改革工作。

    三、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房屋管理相关工作。首先针对目前我市住房保障建设项目开工率与省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的现状,督促各区加紧推进工作进度,确保9月底开工率达到100%;加强督查通报,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保障性住房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建立住房保障信息管理平台等。其次结合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制订全市统一的业务规范;逐步统一全市房屋登记业务的文书表格样式。再次抓紧完成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前,已发出房屋拆迁许可证项目的监督管理衔接工作。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建筑市场管理。一是继续做好限购措施出台后的工作。继续加强房地产交易数据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对政策的反应情况;开展房地产市场检查,了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对政策的执行情况。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排查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和完善工程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四是加强施工许可和企业资质的动态监管,计划下半年组织一次工程标后检查。五是加大对市外建筑企业的动态监管和清出力度;针对我市建筑市场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行业诚信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六是修改出台《佛山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工程“四价备案”实施工作。七是配合做好建设工程质量强市工作,研究制订招投标方面的扶持保障措施。

    五、继续推进绿道建设。首先全面完成2011年绿道网建设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对各区绿道建设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完成省立绿道“两年到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展示段的建设,贯通城市绿道主框架和启动社区绿道示范区建设。同时抓紧绿道管理制度建设和日常巡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其次确保重庆园博会参展项目按期竣工。在完成工程招标工作后,要尽快组织施工单位进场开工,狠抓进度和质量,确保参展工程按期按质竣工。再次继续抓好全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全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快推进《2+5组团绿线管理图则(第二批)》和《佛山市城市绿化应用植物规划(2010-2020)》编制工作;协助规划部门做好公园绿地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各区绿化建设和管理的监督力度,努力提高全市的公园绿地和其它城市绿地的建设水平和养护水平。

    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预防高处坠落和施工坍塌两类事故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工作。二是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方案的编制、论证、审查和实施工作的监管。三是加强对恶劣天气、异常气候条件下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四是继续开展扬尘防治、文明施工专项整治,做好大运会期间各项工作。五是扎实开展“质量月”活动。六是进一步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拟在下半年在我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制度。七是加快佛山市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步伐。八是加强对市、区重点工程及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七、继续完善勘察设计质量管理制度等工作。首先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方面。尽快出台《关于实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前置审查制度的通知》;按照省住建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各区开展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查工作;开展外地企业勘察设计质量专项检查;配合市勘察设计协会出台《佛山市勘察设计行业自律管理办法》;指导市勘察设计协会开展2009-2010年度全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评选活动。其次建筑节能方面。配合市经贸局完成市政府对各区政府节能目标责任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创建工作,落实一批市级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出台《佛山市民用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2010年度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建能耗统计、能效公示及开展能源审计工作,以及作为试点城市落实住建部中小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能耗统计工作;组织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上报市政府,加快推进全市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

    八、继续抓好市政环卫工作。一是扭转公厕负分的局面,推进全市公厕的全面改造提升。二是贯彻落实《佛山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各区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三是完成修编《佛山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四是加快改造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的设施建设和运营能力,确保2011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的考核要求。五是继续推进苗村填埋场一期一区封场、CDM沼气发电、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臭气检测及现场监管采购等工作。六是深入推进广佛相连河涌河面垃圾保洁机制。

    九、继续推进数字城管建设。一是做好数字城管市级平台办公场地三期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数字城管市级平台早日投入正常使用。二是做好数字城管系统试运行和调试工作,完善数字城管系统功能。三是指导和督促各区继续解决数字城管机构和人员机构编制问题。四是做好数字城管系统的最终验收工作,确保数字城管系统早日投入正式运行。五是根据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情况,逐步完善城市事件类型的设置、完善数字城管的评价考核体系,更好地发挥系统效能。

 

 

 

 

                                                                 二一一年八月八日